_MG_0362.JPG

公平貿易是由歐美非營利組織所發起的消費者運動,五、六十年前,他們有感於生活中長期大量使用的香蕉、咖啡等大宗物質,多來自於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,但當地農民薪資卻遠遠低於貧窮線,於是自主發起成立「國際公平貿易組織」。其主要精神在於並非直接給予農民金錢,而是透過民主制度提升農民生產技術與農產品質,健全自我發展。

在台灣推廣公平貿易商品多年餘的生態綠OKOGREEN品牌經理楊秉勳指出,中南美、非洲等產咖啡的國家農民,多為佃農,土地產權掌握在地主手上,國際公平貿易組織進場時,會協助小農成立類似台灣產銷班的合作社,而既是組織,就會有章程,遇到解決事項時,就得透過討論、投票完成,每位小農都有一票、男女同票,地主票數不能超過半數。其它權利義務尚有男女同工同酬,不得聘任童工等。而獲得組織認證的貿易商在收購產品咖啡豆時,會有合理的保障收購價,並先支付百分之五十訂金。組織本身還會再提撥收購金額的百分之五做為社區發展,而想建學校、蓋馬路等,則由合作社自行投票決定。

「這是一項奠基於消費者意識抬頭的消費者運動,希望消費者在購買時,能知道並支持背後的理念意涵。而為了將商品賣出去,生產者就必須提升品質,以求在市場機制上不被淘汰,也因此有人會覺得公平貿易的商品比較貴是錯誤的刻板印象。這是在消費者、貿易商、流通業者與生產者間的正向循環發展。」楊秉勳強調。

IMG20180207132634.jpg

至於常有人將公平貿易咖啡與食安、有機畫上等號,答案對,也不對。當消費者想買有機認證商品時,生產端自然會去申請有機認證。國際公平貿易組織鼓勵、協力生產者用友善環境的方式種植,唯不同國家對「有機認證」有不同法令規範,以公平貿易組織全球生產的咖啡豆而言,百分之七、八十已獲得當地有機認證標章,唯台灣並不承認中南美洲、非洲等產地的有機認證,自然看不到有機認證的公平貿易咖啡豆。

公平貿易依來源與商品不同,會有不同的認證系統。生態綠同時擁有貿易商與加工製造商二張證照,即可進咖啡原豆後,自行加工烘焙銷售。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認為貿易商、通路商都是必要的存在,但會確保中間商在合理利潤基礎下,可協助不剝削生產者、不提供錯誤資訊給消費者。為此,組織對貿易商的稽核、控管相當嚴格。

二○○八年成立的生態綠,初始是以成立咖啡廳與公平貿易超市推廣公平貿易。楊秉勳說,當時的台灣人已慢慢懂得分辨咖啡不同的酸、苦與尾韻表現,了解產地特色。只是後來生態綠自覺推廣速度上稍為緩慢,於是結束店面營業,但擴充原有的烘焙室,也轉型為原料供應商,成立電商平台。

arrow
arrow

    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